9 月 27 日,在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舉辦的第八屆區塊鏈全球峰會——春江“水”暖 DAO 主題論壇上,Pantera Capital 合伙人 Paul Veradittakit、Kenetic Capital 創始人兼管理合伙人 Jehan Chu、SNZ 管理合伙人 Gavin Wang 與 HashKey Capital 投資合伙人肖曉一起圍繞 Web3.0 投資趨勢展開深入探討,以下內容根據現場同傳翻譯整理(有刪減):
肖曉(主持人):首先我想請問各位的第一個問題是,大家覺得加密市場是否出現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對于你們自己所在的機構是否產生了影響?
Paul Veradittakit:對于 Pentera 來說,最開始的時候一并不是一個家族辦公室,所以一直會向外部投資者進行融資。從 2013 年開始,我們就一直向外部投資者進行募資,對我們來說過去幾年也是跌宕起伏的(幾年)。
記得 2014 年的時候和一系列家族辦公室進行交流的時候,當時還會被問到一些非?;A的問題,比如為什么比特幣的總供應量只有 2100 萬,以及挖礦的原理等等。所以在那個階段,更多是一些教育方面的工作,當時也沒有很多應用和使用場景。
在 2013 年的時候,非常早期,機構投資者對我們不屑一顧,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所做的只是基礎型的教育工作。但是后來,我們在 2017、2018 年的這輪周期就獲得了更多的關注。當時有很多項目雖然我們投了,但是最終沒有成功,但確實看到了優秀的開發者涌入到這個領域,這是符合每一個牛市特征的。這些開發者進入之后,進行了大量創新,也吸引到了很多機構資金。我們看到機構越來越多關注這一領域。
2018 年這只基金在募資過程中更多向機構融資,但是對我們來說,2020 年,也就是最近 DeFi 時期是真正爆發式的發展。因為有兩種結合,一是機構對于代幣的應用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對于這些應用在 DeFi 領域的具體場景有了更多的了解,加上他們確實看到了投資這個領域的上行回報。2020 年,最近一輪融到了 13 億美元,其中就包括來自養老基金、大學捐贈基金的錢。
看到一系列趨勢,其中一個趨勢是大學捐贈基金和養老基金進入到這一領域,但是他們的投資金額占比非常小??梢韵胂笠幌?,雖然說你投資的金額不大,但由于這個領域給你帶來的是非對稱的機會,所以你很快看到在這個領域的投資成為你投資組合中可圈可點的一部分,這樣的確實是非常明顯的。
另外作為投資者,你投資于加密,你的工作風險也比較小,所以對這個領域進行投資和相關的管理人員進行合作,看一下最終能夠走向何方。另外對于企業來說,企業也有一些資金投資到比特幣以及其他加密貨幣之中。我們也看到像銀行,以及其他加密企業也投資到最近募集的這一輪之中,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多元的資金來源趨勢。
另外,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因為這一領域波動性非常大,很多機構投資委員會的成員不太習慣這樣的波動性,當市場下行的時候他們心生害怕,最終決定退出。但是有一些 VC 愿意承受更加長的投資周期的,所以這只基金不錯。這些機構說我愿意將錢投到加密領域,我愿意等 5-10 年的時間,這是他們所做的,他們把錢投到了他們信任的人手里,并且愿意和這個行業進行一道成長。我們看到很多人進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而且看到有一些很好的基金管理人員,有非常好的投資業績的趨勢。我認為現在正是引入機構投資的好時機。
肖曉(主持人):非常感謝 Paul。
我們經常會說,如果基金有外部 LP,而且這些外部 LP 中正好又包括傳統的機構,是一件好事?,F在請 Jehan 跟我們分享一下你對于這個問題的看法。
Jehan Chu:我覺得 Paul 剛剛分析的非常好,也給我們分析了金融機構、機構投資者顯而易見的趨勢。我想要就他剛才所提的再補充一兩點。對于機構來說,進入到這個領域是有一些次生影響,也就是說進一步驗證了這個領域為金融之外的其他機構提供了很好的背書,像銀行大舉進入做了很好的背書,其中就包括高盛對于這一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還有像 Fidelity 做了相關的投資,或者對投資者進入到加密領域投資做了大量服務做了很好的背書,從而使得其他機構在說服自己投委會的時候也更加容易。
確實看到不同領域興趣日益增長,其中尤其感興趣的領域就是中國本身。中國也許是在應用區塊鏈技術方面全球的領軍者,雖然從公開層面來說,對于加密貨幣是限制的,但是區塊鏈在各個層級應用非常廣泛,而這一點在中國以外是被低估了的。比如說中國最大的國企,像中國移動、中國銀聯,以及一些比較大的部委,例如中國發改委,率先投入了需要許可的區塊鏈技術研究和應用之中??偨Y來說,我們看到了這些金融機構參與背書,從而使得對于各類企業進入得到了更好的安全性保障。
第二點,需要超越公鏈之外進入到許多不同類型的區塊鏈,比如說需要許可的區塊鏈,或者是半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歸根結底,最終這將會形成區塊鏈技術生態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許就是在區塊鏈的前十年,大家更多的趨勢是公鏈去中心化的敘事,但現在這個趨勢會發生變化,走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比如說混合的方向,或者是半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也就是說,中心化的機構在后臺使用去中心化技術,這是我看到的非常重要的影響。
肖曉(主持人):非常感謝 Jehan,我非常認同你剛剛的判斷,現在中國在區塊鏈應用方面,尤其是混合區塊鏈應用技術,正朝著非常有意思的方向發展。下面請 Gavin 分享一下。
Gavin Wang:我非常同意剛剛兩位圓桌嘉賓的觀點,這些趨勢非常明顯,包括傳統的公司、金融機構、私募基金等都進入到了這一領域。剛剛前兩位圓桌嘉賓也已經探討過了,大量傳統機構正在探索潛在的可能性,和區塊鏈原生的玩家、加密原生的玩家進行協作,進入到 Web3 行業。我之前幫助超過 10 家公司在中國香港和美國上市,主要是做金融科技的公司;也和很多亞洲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熟悉。但上個周期,這些公司大部分對加密資產、對區塊鏈都存疑,不管是從基礎設施的角度,還是從資產的角度都有一些疑慮,特別是對于監管風險的顧慮。
不過在最近 1-2 年,很明顯的看到絕大多數公司已經決定做些投入和嘗試,盡管有些公司也許投入的力度和范圍可能是有限的,比如主要是通過設立海外實體的方式來嘗試探索,但我們確實看到,在這一領域進展是非常實質性的、建設性的,也預計在未來四年、八年,再經過幾輪周期之后會看到更多的應用,就可以看到從當前情況到大規模采用之間的缺口,有可能會被彌合。
作為 VC,我們看到很多傳統投資機構進入,有一些是打造純 Web3 基金,有一些只是將自己原來基金的投資范圍擴大,擴大到了相關領域。我們也確實看到一些挑戰,這一點需要非常坦誠,原因包括比如投資者的專業性,他們在傳統的 Web2 領域的投資經驗、大量資源乃至自己的生態;但同時這也是一個機會,可以讓我們和這些傳統 Web2 投資者進行合作。雖然說他們的入局對我們來說是挑戰,但是更多合作的機會。,區塊鏈也好、加密也好,更多源于小眾極客世界,現在整體體量也是較小的?,F在看到越來越多趨勢和機會走向主流,我們也應該和大的公司、傳統金融機構合作,這樣的融合是非常具有建設性的。
肖曉(主持人):非常感謝 Gavin 剛剛給我們分享的真知灼見。除了機構投資者之外,也看到其他類型的投資者在這個領域蓬勃發展,包括一些開發者,或者是一些 KOL,還有一些初創企業自己在做項目的同時也做投資。也就是說,做投資和不做投資之間的區別越來越不明顯。我想請問各位,作為這個領域的頂尖 VC,大家對于這一現象怎么看,以及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想請 Jehan 先回答這個問題。
Jehan Chu:沒問題,我認為我們在最近幾年,尤其是在過去上一輪牛市看到的趨勢是資金以及資金管理人員大量涌入。在很多領域和 VC,和對沖基金是不一樣的,現在在這些領域有混合基金,有 DAO,還有很多家族辦公室直接投資,也有企業進行投資。也就是說,現在這一領域變得更加飽和,也變得競爭更加激烈了。對于所有基金管理人來說,我們有必要找到自己獨特的競爭地位。
對于 Kenetic 基金來說,我希望能夠更加反直覺,比如我剛剛提到的中國的例子,其實我們對中國的關注是非常多的,但是很多其他國家公司(尤其是美國公司)要么是天然地抵觸,要么是對于中國了解信息不夠,或者由于地緣政治的原因,以至于無法了解中國的投資環境。
但我們位于中國香港,和大陸有很好的密切溝通,也對這片區域有著更深的了解,所以希望通過自己的投資專業支持以及與紅棗科技的合作(紅棗科技是 BSN 的發起方之一),結合自己的技術優勢,可以有獨特的投資方法。比如說,可以支持需要許可的區塊鏈,或者支持那些也許和去中心化不是完全一致的方法,但從機會的角度來看,這完全是投資的沃土。
最開始的投資相對來說偏向于傳統的公鏈,比如 Solana、Avalanche,但現在更多進入到了 Aptos 這些新公鏈、新一層鏈的生態,希望能夠早期參與到這些生態的投資。比如說,我們專門為了 Aptos 以及 MOVE 生態招募募集發起了一個投資基金,主要針對的就是 Aptos 和 Move 生態項目。
通過相關的資金、關系資源的支持,希望能夠在下一個牛市能夠保持競爭優勢,能夠做得更好。
肖曉(主持人):謝謝,有請 Gavin。
Gavin Wang:對我們而言,首要的就是我們非常關注于社區的構建,就像我們自己的口號一樣——“來自社區,服務社區”。14、15 年的時候 SNZ 團隊 就開始建立以太坊社區,那時候構建了以太坊亞洲最大的社區,舉辦了很多技術交流、黑客松以及其他活動等等。
8 月 28 日,在舊金山的大通中心,我們剛和 EDCON、以太坊大學、以太坊基金會等聯合舉辦了一個千人規模的以太坊社區活動,邀請了 Vitalik 和其他 20 多個以太坊基金會 & 社區核心成員會匯集在一起,共同探討諸如 merge 等關鍵的問題。關于社區建設,我們會持續這么做。這是第一個重點。
第二點,從戰略的角度來看,我們比較專注于早期投資,這跟我們要構建社區的初衷是完全一致的。對二級市場而言,我們只會做兩件事情,一是做一些現金管理;如果時機合適的話,會考慮配置一些藍籌代幣;二是類似用一級的方式投二級項目,專注于長期基本面,并不會做頻繁的交易。我們的精力更多專注于早期投資,以及跟社區人員一起來做建設。
比如 2018 年的時候,InfStones 天使輪投資的估值大概是 1000 萬美元左右,之后我們也盡可能的給到他們一些支持,包括 API、節點運營、社區建設、投資者對接等??上部吹剿麄冏钚乱惠喴堰_到 6 億美元估值的體量。所以我們在幫助這些項目不斷成長,不斷構建起生態。
第三點,深耕大量生態、促進協同,比如像 Chainlink 以及 Dfinity 等項目,我們都是投入了大量支持。Chainlink 在亞洲從 1 個員工開始協助他們構建團隊、構建社區,直到他們現在在亞洲也超過 20 個人。
第四點,我們的使命是要通過鏈接實現賦能,無論是 Web2 和 Web3 之間,傳統金融、傳統 TMT 和數字資產、區塊鏈之間,還是中西方之間,亦或從現在時點到真正實現大規模應用之間,我們都發現存在很多缺口。
我們團隊背景整體較為綜合,有區塊鏈原生、社區走出來的 OG,也有傳統對 TMT、金融行業等了解非常深入的,有非常技術導向的、也有專注投資甚至運營業務經驗豐富的,所以希望做更多的橋接工作。比如說,把投資人更好地和項目方鏈接,把傳統的 TMT 巨頭和項目方鏈接探索業務協同等。
最后就是,我們自己也不斷學習,不斷保持開放的心態,因為行業發展的太迅速了,每天我都感覺充滿了挑戰,所以整個團隊都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長線的愿景不斷學習。
這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肖曉(主持人):感受到您不斷的在當前的項目中增加價值,Paul 有什么想補充的嗎?
Paul Veradittakit:當然,我非常同意剛才 Jehan 和 Gavin 所提到的內容,包括你對你累積的資產了解是什么,以及這種資產累積是如何實現你和他人的差異化。對我來說,這里面涉及到不同的觀點,跟 Jehan 剛才所提到的觀點非常相似。不同于其他團隊,我們本身投資于中東的 Coinbase,以及非洲的 Coinbase、拉美的 Coinbase。當然,我們在中國也做了一些投資,Jehan 剛才所提到的,在地區中會有一些聯系人,通過這些聯系人,找到地區合作伙伴進行本地化的投資方案。通常,會將錢包、模型全部橋接起來,再拓展到其他可能的用例中。
比如說在東南亞在游戲行業做了本地化拓展,例如 Gaming Guild,以及其他類似的領域等等,我們采取的是全球化的宏觀策略。
同樣想要構建新的系統。有一點是非常有幫助的,確實會有規模更大的基金,現在也在不斷部署資本、資源來創建能夠對投資組合非常有幫助的團隊。在技術角度、軟件角度可以做一些事情,幫助到我們所投的 200 多家公司真正利用我們網絡上的互聯資源,實現彼此連接??梢詣摻▽<揖W絡,內部招聘一些人才專注于兩三個對企業而言非常重要的領域。
目前來看,由于很多公司面臨招聘的困難,因此我們特意聘請了一名有經驗的招聘主管,為我們招攬了來自全球的數字營銷、活動方面的專業人員,來構建社區;我們也請到了一些監管、快速治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通過這樣一些方式來實現相互橋接,并通過內部、外部的招聘幫助企業實現目標。
歸根結底,希望這些企業家也能夠對我們進行研究,跟我們所投資的組合機構進行對話,這樣我們不僅能夠提供基準的服務水準,與此同時也能找到差異化的方式真正脫穎而出,成為在這個領域的資源以及專家。
肖曉(主持人):確實如此,非常同意你的觀點,有的時候 VC 就像是平臺一樣運作,投資組合可以自己進行投資和合作。關于投資組合的問題問的足夠多了,接下來的問題更多關于地理分布。目前可以看到一些新興市場的涌現,包括像新的加密中心也在不斷涌現,像新加坡、迪拜就像是“資本樞紐”一樣的存在,而且越來越多的傳統資本也在不斷涌入到這個樞紐,進入到加密和 Web3 領域。還有些像歐洲、越南因為地理的位置,現在已經成為“開發者中心”,而且開發者社區在這些地方越來越活躍。
所以您是否在這方面看到一些新的趨勢或是新的市場機遇?這次從 Gavin 開始。
Gavin Wang:加密和區塊鏈自然就有全球屬性,從本源看看就是相對自由及去中心化的,所以機會無處不在。我們的總部在亞洲,但是有 30%-40% 左右的交易都是來自于亞洲之外的地區?,F在大部分項目也是非常國際化的,最近我有個朋友就提了個很有趣的想法,他們想孵化類似獵頭公司的平臺,因為很多 Web3 企業融到非常多資金,按道理大部分投資應該投向人才,但目前因為疫情及其他原因,實際很難招聘到合適的人才。如果尋找傳統獵頭機構的話,他們可能并不知道如何找到合適的人才,比如說怎么幫美國團隊找亞洲開發,幫亞洲團隊找海外的市場運營。90% 左右的項目都是對招聘有很大訴求,而且是全球化的訴求。
目前在亞洲觀察到有非常多優秀的 Web2 開發人員想要進入到 Web3,我們也確實需要看到過、實現過大規模應用的優秀人才來幫助 Web3 去落地實現。
在過去的周期中,我們經常抱怨沒有很好的 Web3 應用,但背后有部分原因實際是因為我們缺乏優秀的開發者、建設者,或者說他們無法做長期的規劃、專注于常年期的開發。最近我們就明顯看到有非常優秀的人員不斷進入行業,他們擁有全球的視野,也做好了大規模應用的準備,思維也非常開放不斷迭代。這些人對于未來行業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相當于是奠基者,為未來一輪繁榮做好準備。
這是我的觀察,謝謝!
肖曉(主持人):謝謝您的分享,Paul 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Paul Veradittakit:我來談談美國的情況,北美有很多內容在 Jehan 的觀察之下,所以我更多從美國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些趨勢。實際上,現在我在瑞士,最近我去了里斯本,花了一點時間在里斯本待了一陣子,所以在歐洲也有一些觀察。
現在美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等我進入到生態系統的時候,大部分中心都是在硅谷。硅谷在早期就進入了比特幣領域,所以很自然成為了中心,之后又看到多倫多中心,而且后來歐洲因為以太坊的原因成為了中心?,F在進入到去中心化金融的新領域,可以看到很多新進展,比如說更多金融技術,更多機構資本跟區塊鏈不斷混合起來。
在疫情之后,紐約已經逐漸成為美國這方面的樞紐中心,尤其在布魯克林附近的地方,就像其他生態系統,可以看到很多基金經理駐扎在布魯克林,還有些剛剛起步的初創公司,很多人才不斷入駐到這個領域,比如 ConsenSys 等等,還有曼哈頓。紐約有很多 DeFi 初創公司,還有很多 NFT 初創公司。
現在看到很多初創公司從區塊鏈不斷涌現,但是硅谷更多像開發人員的領域,更多是 B2 B 的領域,比如說 Facebook 或者 Google,對大型科技公司而言,現在進入這個領域更加關注數據和基礎設施。很多區塊鏈公司都在不斷輸送人才,這是硅谷的情況。
洛杉磯也是個潛力巨大的地方,游戲和 NFT 領域都在不斷成長,也有一些影響力者參與到其中,Paris Hilton 等其他類型的影響力者、媒體、科技意見領袖等等。還有音樂領域,包括音樂 NFT 等等,也看到很多唱片公司參與到不同項目中。所有問題,讓洛杉磯對企業家非常具有吸引力,這是目前美國的情況。
我認為在歐洲,像是里斯本涌現了非常多活動,很多人搬到里斯本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里斯本的社區非常完善,柏林也會成為非常強大的樞紐。這就是我目前觀察到的北美和歐洲的情況。
肖曉(主持人):謝謝 Paul,非常有價值的來自美國和歐洲的觀察。Jehan 你有什么想要和我們分享的嗎?
Jehan Chu:確實,剛才提到了亞洲,毫無疑問中國香港處于領先的地位,目前由于疫情的政策以及當前的情況,香港領先優勢可能會有所退散,改變了大家對香港的看法??赡茉谖磥硪粌赡?,香港將會迎來第二個風潮,我相信在香港會有更多的混合方式。隨著社區化的司法轄區以及監管的方便,將會成為進入內地的重要門戶。在目前,新加坡表現非常強勁,非?;钴S,依然看到很多人才在這里非?;钴S。但是新加坡的限制也在不斷加強,可能會失去一定的光芒。
從稅收角度來看,中東迪拜很大程度吸引很多人才到來,主要原因是很多社區人員都搬到迪拜去了。期待未來迪拜不僅會有更多的本土項目,而且更重要的是讓迪拜更多把自己打造成樞紐的地方,就像是香港多年前所扮演的角色一樣。
在未來會關注價值的主張,包括人員的吸引,從歷史角度來看,他們自然而然對于加密、對于支付擁有自己非常多的見解。像拉美、阿根廷的國家也是如此,對于支付、價值方面有更多的關注。當然,風投、初創企業也吸引到很多資本涌入,我非常同意 Paul 關于洛杉磯的觀察,如 Paul 所說的,現在看到全新的社區,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涌現,更多是以主題劃分的,而非以地理劃分的。比如說音樂社區,或者是品牌社區,或者說內容社區,或者說影響力社區。這些社區的分布更多是以主題來劃分的。
不同領域的涌現都會更多激活平臺,甚至都不會是加密原生的,但是它們會非?;钴S。比如說我們在洛杉磯有一家公司,也是非常令人振奮的 NYC 及 NFT 項目,這家公司跟 GUCCI 進行合作,創造了生態系統。這家公司也來自娛樂娛樂行業,對 Justin Bieber,以及 JZ 這些名人和歌手做視覺、做聲音、做活動等等??梢钥吹竭@些社區不斷地用自己的技能進入到 Web3,可能一開始并不是線性的,但有了社區可能就會遠遠超越了原生的地理限制,這點非常有意思,所以我也試圖跟蹤他們最終的發展??梢钥吹皆絹碓蕉噙@樣線上的涌現。
肖曉(主持人):非常同意,我在 NFT.NYC 上待了很多天,我也確實看到娛樂行業和 NFT 以及元宇宙行業之間有很好的鏈接,令人印象深刻。在今天圓桌論壇結束之前,我想問出最后一個問題,是有關于各位的投資理念。在加密領域有些投資者決定專注于某些比較熟悉的領域,并且試圖在這些領域不斷深入。而有些投資者則更加愿意追逐一些新的熱點,或者他們做生態系統的融資。
請問一下各位,你們的投資理念是什么?你們當前主要偏好是哪個板塊呢?
Paul Veradittakit:對我們來說,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上一輪,也就是 2018 年熊市時候發生了什么。我們不是很確定現在這輪熊市要持續多長一段時間,所以希望投資于絕佳的團隊,知道這些團隊最終是能夠開發出產品,并且將產品推出到市場。在過程中,他們能夠克服熊市可能會帶來的種種障礙,這是當前的投資理念。
但是幸運的是現在在交易上做盡職調查的時候長了,因為現在活動速度放緩了。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戰略在于哪怕說不在加密領域,在總體投資方面也會繼續投資種子輪。但現在也越來越多地進入到了 A 輪,因為 A 輪的機會非常好,現在 50% 投資于 A 輪。當前在 A 輪進入的估值和六個月之前種子輪的估值差不多的,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時機。對于投資者來說,現在在正確的時機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我們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投資的金額是一樣的,但能夠拿到的占比卻可以翻倍,或者說可以投資更多,從而能夠獲得我們想要的權益占比?,F在大多數交易類型已經是股權交易了,因為現在沒有人發行代幣。對我們來說,更加增加投資,并且在董事會擁有席位,這是我們當時的投資方式。
就投資風格來說,更加專注基礎設施領域,比如說像 Aptos 或者其他相關基礎設施領域。但是我們覺得當前很有效的商業模式并不是 To C 類型的,至少說現在 To C 類型的風險比較大。當前在歐洲的消費者更多關注于能源價格,而不是進入到加密領域的投資或投機?,F在更多是 To B 類業務會更加具有前景,為開發者或相關項目提供服務?,F在看到很多項目專注于打造更好的數據工具,或者是一些搜索引擎,甚至是做鏈上鏈下的數據聚合,因為數據對于信用以及有抵押、無抵押貸款,甚至是數據分析本身都非常重要。所以現在看到,這一領域大量 VC 資金涌入,也在這些板塊進行了大量關注和研究。
除此之外,有一些永恒的主題,哪怕在熊市這些主題也沒有消失。哪怕在熊市,依然也需要對智能合約做審計,依然需要保險,這些都是永恒的投資主題。還有其他的稅務以及會計方面的需求在熊市依然存在,這就是我們當前所專注的一些板塊。
現在看到一些私人財富管理者,他們也需要相關的工具,幫助他們的客戶找到方式進入到加密領域投資,這是全球的趨勢,也是我們現在正在關注的趨勢。
肖曉(主持人):非常好,你們關注非常明確的主題,感謝 Paul,請 Jehan 再給我們分享一下你們的投資理念。
Jehan Chu:不管這個理念是對還是錯,在一定程度上投資沒有任何主題和理念,在投資方面是兼收并蓄的。最開始的時候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投資主題,而且對于整個領域發展想象力十分寬泛,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我們是用自己的錢進行投資,所以沒有 LP 迫使我們說不能偏移投資風格。
在過去一到兩年間,我逐漸形成了一個想法,我們確實是有投資理念的,將投資理念稱為超級平行主題,在區塊鏈領域是非常寬泛的投資范圍,這不是一件壞事,一定程度上這是幫助我們去理解,就像和互聯網一樣,互聯網本身非常龐大,區塊鏈本身也是非常龐大的,所以看到很多被投公司似乎深耕在不同領域,但是最后都收斂回歸到區塊鏈領域。
也就是說,投資于節點,投資于 DeFi,投資于 NFT,投資于 Staking 質押等等各領域的項目。但是在上一輪的周期,發現這些項目彼此之間都是有關聯的,而且彼此有跨界,都可以協作,并且他們之間有非常有意思的相互依賴性。
比如說你是錢包,你做托管錢包,你變成了 NFT 錢包,然后你在錢包之上可以疊加質押層,也可以疊加 DeFi 層。所以,這就展示出不同項目、不同領域之間自相互依賴性。對我們來說,不專注于某一個具體領域,相反對這一切之間的相互交互,以及所產生的結果保持開放的態度。
上一輪周期意識到了,當你有頓悟時刻,你突然意識到有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其實是一些很令人激動的事情,這樣的投資方式是很令人激動的,我也希望我能夠更加專注。我們新推的這三只基金更加專注于某一個具體的領域。對于母基金 Kenetic 來說,更多是投資于整個加密領域,不拘一格。
肖曉(主持人):非常棒,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一個明顯的投資主題,但是卻布局到了整個生態,這樣的投資方法非常有意思,接下來請 Gavin 給我們分享一下。
Gavin Wang:對我們來說,首先有兩點是很明確的。
第一個,專注于社區建設,從財務回報的角度來說,過去部分投資單點風險收益比或許并不一定好,但是確實行業早期非常需要支持相關優秀的創始人。我們經歷了多個周期,始終認為如果找到了正確的人,只要人堅持住了,最終都會有機會大放異彩。
第二個,主要投資早期,比如說種子輪以及天使輪,在這兩輪中大概投近 70%。因為行業很早期,有時候所謂成長期項目可能風險并沒有少很多,但估值可能會漲不少。有時候有些公司本身很好,但估值可能比較進取,我們可能并不會太激進,但這個錯過不覺得遺憾。我們也會花很多時間幫助自己投資的公司逐步成長,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樂事。
在內部主要有三個不同的投資領域:
一個是基礎設施,基礎設施主要是解決一些基礎性問題,比如說可擴展性、隱私,以及如何解決監管問題等等。另外 Paul 剛剛所提到的工具類公司,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我們想要真正讓更多投資者、用戶等進入到 Web3 世界的話,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為未來構建基礎。
二是應用,現在有各類游戲類、NFT 類項目,但是也必將有更多正在萌芽的類型的出現。行業需要有殺手級的應用,否則繼續 N 個周期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那么可能會有很多疑問。尤其是像 Vitalik 之前提到以太坊基礎設施完成度達到 55%,那么在未來的周期中理應會有更多的應用涌現出來,從而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正如 Paul 提的現在仍然處于周期非常早的階段,有些項目也許沒有辦法最終活到整個周期的結束。所以在挑選項目的時候我們會比較謹慎,也會盡可能從各個角度為被投企業提供更多的支持。
剛剛 Paul 也提到了 xFinance,即跟金融相關的項目,具體來說又會被分成兩個細分的領域,一個是和中心化、傳統金融相關的,但由于我們是技術類 VC,所以更加關注的是細分市場機會,包括比如說幫助傳統金融和數字資產融合的工具。如果說有些比較大的項目是超出我們射程范圍的或者和 HashKey Group 有戰略合作角度的,我們可能就介紹給肖曉和 HashKey 參與。
對于 DeFi,我們整體比較謹慎,早期投資了 MakerDao 和 Uniswap 這種確實是根本性創新的項目。但是有些 DeFi 項目不是特別謹慎,也許會有監管方面的問題。并且實際上他們的收益有時來自于釋放了過度的風險,并且這風險可能還會轉嫁外溢給生態,這些我們就會特別謹慎。
這就是 SNZ 所關注的領域。
肖曉(主持人):非常感謝 Gavin 分享的真知灼見,以上是今天圓桌論壇要探討的所有問題了,我覺得今天的分享非常精彩,各位嘉賓也分享了他們的真知灼見,感謝!